2015年,飼料企業打響了轉型升級之戰,紛紛布陣家庭農場、產品追溯、互聯網金融等等領域。各大龍頭企業早已吹響了進軍的號角,很多企業卻還沒有進入角色,對于這些重點不甚了了。在我們這個國家,任何企業想要獲得成功、取得發展,就必須迎合國內的趨勢,得到政策的支持。4月30日農業部發布2015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50條中有12條與我們行業息息相關,主要涉及了生豬養殖補貼、扶持家庭農場政策、漁業相關政策、支持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政策、扶持農村金融政策。而這些,基本上與今年大型飼料企業的戰略一致。用一句在通俗不過的話來說,跟著政策走,把錢賺到手。
新希望、大北農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類似,都是將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在自身積累的養殖客戶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線上的支付、搜索、整理分析工具,從而建立一套自己的信用數據庫,最后通過旗下金融平臺為符合條件的客戶提供不同層次的金融產品,而二者將通過通道提成、利差等多種方式獲得利潤。這種P2P模式的貸款平臺需要國家政策、銀行資金的支持才能夠正常運行。
扶持農村金融政策
金融支持農業規?;a與集約化經營政策包括加大對農業規?;a和集約化經營的信貸投入。將各類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納入信用評定范圍,建立信用檔案,提高授信額度,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依法通過兼并、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農業企業集團,合理運用銀團貸款方式,滿足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大額資金需求。
圍繞地方特色農業,以核心企業為中心,捆綁上下游企業、農民合作社和農戶,開發推廣訂單融資、動產質押、應收賬款保理和產商銀等多種供應鏈融資產品。探索以廠商、供銷商擔?;蚧刭彽确绞剑七M農用機械設備抵押貸款業務。
產品追溯體系
正大、新希望、正邦等企業近兩年一直在布局食品終端,致力于提供可追溯的安全食品。
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支持政策
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構建農產品生產、收購、貯藏、運輸等各個節點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農產品從生產源頭到產品上市前的全程質量追溯。2015年及今后一段時期,將重點加快制定質量追溯制度、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推動國家追溯信息平臺建設,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同時,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投入,不斷完善基層可追溯體系運行所需的裝備條件,強化基層信息采集、監督抽查、檢驗檢測、執法監管、宣傳培訓等能力建設。按照先試點再全面推進的原則,對“三品一標”獲證主體及產品先行試點,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覆蓋我國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目標。
與家庭農場結合得最緊的應當是溫氏,2011年就提出了公司+家庭農場的概念。溫氏目前上市肉豬1218萬頭、肉雞6.97億只、肉鴨1699萬只,銷售收入380億元。溫氏現有合作家庭農場5.3萬戶,全體家庭農場全年獲利39.92億元。2013年農業部畜牧司司長參觀溫氏家庭農場就曾表示溫氏的這種模式得到農業部的重視,并且值得全國養殖企業學習。
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政策
2015年,國家有關部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導支持家庭農場健康穩定發展,主要包括: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推動落實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等相關政策,加大對家庭農場經營者的培訓力度,鼓勵中高等學校特別是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興辦家庭農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家庭農場登記制度,明確認定標準、登記辦法、扶持政策。探索開展家庭農場統計和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工作。推動相關部門采取獎勵補助等多種辦法,扶持家庭農場健康發展。
除溫氏之外,鮑洪星也曾說過,未來家庭農場將是中國養殖業的主流,雙胞胎作為飼料企業,也應當隨著養殖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作為市場經濟的一部分,畜牧行業無時無刻不受到大環境的影響。2015年,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粗放式增長進入集約式增長。我們畜牧行業也在低迷的環境之中尋求轉型與發展,拋開以往單純依靠飼料銷量的增長方式,更多的飼料企業將籌碼放在農村互聯網金融、食品追溯體系、家庭農場等不同的籃子里。